活动现场
深圳新闻网4月23日讯(记者 余俐洁 通讯员 张欣)4月23日,作为深圳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高端对话 “双创”何以深圳强·暨同名图书分享会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举行。国务院参事、深圳读书月总顾问王京生,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陶一桃,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与市民读者一起畅谈深圳“双创”以及“双创”和文化的关系。
据悉,《双创何以深圳强》一书是由王京生担任组长,陶一桃等专家为组员的深圳“双创”课题组于2016年发布深圳首份双创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充实修订,并于2017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该书结合深圳的具体情况,认为深圳双创呈现出鲜明的由创新要素禀赋决定的“塔形双创体系”结构,即“塔基(创新基础)+ 塔身(创新主体)+ 塔尖(创新方向)”三位一体的塔形创新创业结构体系。
王京生认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就是中央制定的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国家的落实手段,“双创”是中国走向创新国家的必由之路,有助于解决社会稳定的问题,同时体现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有上升空间。深圳“双创”为什么强?在王京生看来,是源于政府的自觉、民企的活跃和高科技的优势。核心部分就是“闯”与“创”,这也是深圳的本质和性格。
陶一桃认为,深圳“双创”强不足为奇,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很早就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土壤,在全国最早形成有利于“双创”的经济结构优势。“深圳有4个’90%以上’值得称道:从经济结构看,深圳90%以上的企业是民企;从高新技术产业看,90%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从研发投入看,90%以上研发投入资金来自于民企。从专利发明看,将近96%来源于民企。”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和“双创”之间有何关系?王京生认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极,要打破制度壁垒、要素壁垒和行政壁垒,同时推动湾区内部创新要素和文化的流动,以及湾区和世界的文化流动。在陶一桃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高地将产生优质要素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双创”的发展。
在最后荐书环节,王京生推荐了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业者的窘境》,陶一桃则推荐了由她和鲁志国等著的《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
烟台市统一战线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会议
我市230个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
莲湖区检察院办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欠薪老板偿清16万元工资
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开启新春庙会 部分猛兽将走出园区巡游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视察活动
王京生、陶一桃对话“双创”何以深圳强?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稳定脱贫致富
市委党校举行主题演讲比赛
涟水县检察院推动公益诉讼工作
“最美跑道”樱花将盛 这周末去滨江一起“樱花跑”吧
一公斤五花肉俩月降了8元
咸阳市将临时开通“展会专线” 、直达车
访清河县委书记刘彦涛
这位小哥,你违法了!
国家网架及钢结构质检中心完成福州轨道交通原材料检测
长安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娴检查皂河截污应急工程建设
人保财险安阳市分公司相州支公司乔迁新址
阳城县润城派出所深入辖区宣传扫黑除恶
深圳登山代表人物张梁成支教公益组织代言人
杭州市居住证积分管理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