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岭村,对于郝三昌(右二)敬老孝老的事迹,村民们看在眼里,佩服在心。
祁婵妮展示着郝三昌送她的“私人订制”扇子和杯子。
在平定县西岭村,一提起郝三昌,大家总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不仅因他是白手起家、打拼奋斗的成功创业者和带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显著成绩的“带头人”,更因他是孝老敬老的倡导者、践行者。
在家孝父母 何必远烧香
清人王永彬在他的《围炉夜话》中指出“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民族对孝老敬老的倡导。何为“孝老敬老”?孝老敬老就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媳妇要孝敬公婆;就是“至亲晚辈”对“至亲长辈”的尽心奉养。
谈起孝,首先是孝敬自己的父母。每每说到自己弟弟孝敬父母的事儿,郝三昌的姐姐郝巧萍总是感慨流泪。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郝三昌一方面为父母买房子、请保姆,做到“外安其身”;另一方面,他也深知孝道就是要“内安其心”,不止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要,更要时刻关心父母精神上的需求。郝巧萍说,自己的工作远不及弟弟忙,但也顶多每周回去看一看父母。弟弟平时再忙,每隔两三天总会去看望父母,去了常给他们讲些有趣的事,父母听着这些新鲜趣闻总是笑声不断。即使到外地出差,他也不会忘记打电话问候父母、向父母报平安。
“弟弟最顺着母亲。有一次,母亲无意中念叨了一句酸菜鱼,弟弟当天晚上专门去市里带回一盆酸菜鱼,说是一家最近很火的饭店做的,很好吃,让老两口也尝尝。”郝巧萍说,三昌说话时很随意,就像是恰好路过带回来的一样。
“65岁以后,母亲身体逐渐变差,高血压、心脏病多年缠身,2005年突发脑中风致半身不遂,2012年又因右腿骨折作了手术,2014年又患上老年帕金森病,多次住院治疗。”郝巧萍说,也正是因为母亲的不幸,她更感受到了弟弟孝的难能可贵。她说,十几年来,三昌为治疗母亲的病可谓竭尽全力:母亲脑中风后一半身体麻木痉挛、行走困难,郝三昌寻找了有经验的老中医来为母亲针灸;听说西藏产的稀缺的中草药治疗中风偏瘫有特效,他托人买来给母亲服用;母亲骨折手术后,卧床数月,肌肉萎缩,难以站立,他请来康复科医生给母亲按摩、协助锻炼数月,母亲才慢慢恢复;母亲的帕金森病发作起来神经抽搐、痛苦不堪,本地医院大夫因此症状少见无法医治,三昌多次赴北京请专家会诊,最终尝试出对症药物才得以控制。
对于父母,他们很容易满足,就如出门在外的一声问候、忙里偷闲的一次回家探望、静下心来的一次唠家常……这些就足以让他们高兴上一阵子,更不用说久病床前的悉心照料了。母亲患病的十多年来,郝三昌十几年如一日,为母亲治病、买药、照管衣食住行,满足一切生活所需,经济上不计付出,用心无微不至,没有说过一句怨言。
郝巧萍说,三昌喜欢说一句俗语——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在他的心中,父母健康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就是他最大的福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孝敬好自己的长辈,然后推及到孝敬好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这一点,说到容易,可要做到,谈何容易。
听说要来采访郝三昌,村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西岭村红白理事负责人郝满栋一口气叫来一堆人,祁婵妮、郝秀红、王金昌、郝江平……
89岁的祁婵妮老人是西岭村年长的老人之一。她手里摇着折扇,上面写着“祁婵妮女士,岭上鹤鸣歌大寿,山中松茂发新枝”。这是一位阳泉书法家在西岭村现场写给她的。这把扇是她的“私人订制”。谈起它,祁婵妮总是笑呵呵地说:“那天来的是个好孩,写给俺的扇,看,有我名字,错不了。”
“那是三昌专门请人给您的,咱村老人都有。”村里的会计郝秀红打了个岔。
说起郝三昌,郝秀红对他赞不绝口。“冬天,他给老人们定做羽绒服、棉鞋,购置电热毯、衣物等生活用品;夏天,他还给老人们量身定做亚麻面料的长袖、半袖衬衣,购买凉帽、电蚊香、扇子等物品。送的物品甚至有锅碗瓢盆和蒸蛋器……每年给老人的米、面、油、鸡蛋差不多日常就够吃啦。”
郝三昌哪儿来的钱做这些?
喜欢说评说的郝满栋立马来了一段自编自演的评说——《夸夸咱村领路人》:“三昌是个大能人,西岭长来西岭生,惹人待见有脑筋,长大矿上当工人,一辈端住铁饭碗,偏要下岗瞎折腾,练过地摊贩过葱,租下房屋开歌厅,深圳罗湖打过工,饭店开得关了门,一度生意亏了本,总结经验和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印,十几年来靠打拼,小伙计成了大老总。”
郝秀红接着说:“俺们领导脑子活、有胆识,敢干敢闯,俺们的福利是全阳泉独有的哩!”
郝秀红说的福利是西岭村的十三项补助办法。她介绍:“2008年,三昌自筹资金60万元,加上村里卖了个厂子筹集的40万元,总共100万元入股阳泉市商业银行,为村里成立了社保基金,每年分红15万元左右,自己一分钱不拿,全部用于村里社保事业。”
郝秀红说,社保金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西岭村养老金”。每位60岁以上西岭籍老人,都会享受这一实惠,而且年龄越大,享受的养老金越多,激励老年人追求长寿,也鼓励晚辈更加孝顺长辈。
“三昌不搞形式,只为把各项养老敬老工作落在实处。按照惯例,每年春节、重阳节,三昌都会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慰问。”85岁老人王金昌感慨地说:“三昌常常和俺说,咱西岭老人年纪大了啥也别操心,就给咱保重身体,好好活!”
说到这儿,郝满栋立马又接了一段评说:“家家过上好光景,老年人有养老金,升学住院生了病,村里社保筹资金……”
“说到这老人生病看病,我就得再夸夸咱们三昌。”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村医郝江平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打断了郝满栋的评说。
郝满栋介绍,以前村里没有固定的村医,一直外聘医生。看病难一直是村里的大问题,年轻人能去城里,老年人可就受罪了。
郝三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当选村委会主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培养村医。郝三昌培养村医,第一个就想到了村里的自己人——郝江平。
郝江平2000年毕业于阳泉卫校,但迫于生活压力,不久后便弃医打工。2012年,郝三昌找到郝江平,劝他回村当村医,并聘请黄统岭卫生院退休院长培养他。
次年,郝三昌又把郝江平送到阳煤集团总医院进修,期间的吃、喝、车费全包。“他当时和我说,‘其他都别多考虑,就给你一个任务——把咱村老人照看好,让他们在家就能就医。’”说话时的郝江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西岭福利”里也规定,凡参加国家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的村民若生病住院,除了享受国家新农合政策外,还能享受到村里的二次报销。也就是说,在大病医疗住院医药费补偿金额的基数上,村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再为其报销20%的医药费。因此,西岭村连续五年实现了新农合医疗参保全覆盖。
身为村医,郝江平对西岭村近几年的就医情况感受颇深。他说,在没有村医的情况下,村民的健康观念很差,一直是小病不医,大病难医。郝三昌为此自掏腰包,给村里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全部免费送药。村里大概100多人领药,每月花费大概在15000元左右。近几年,村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了。如今,西岭村已实现“大病有钱医、小病不出村”。
一人爱老带动全村孝老
《大学》有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
初秋的西岭村是一道怡人的风景,沿着漾泉大道旁一条小路驶入,在一片葱郁中,青山、游园将静谧的村庄包围。
在村里,郝三昌敬老孝老的事迹无人不知,村民们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郝三昌用一次又一次“孝”的践行,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和尊重,也用行动无声中传递着一种榜样的力量,孝老敬老在西岭村蔚然成风。
西岭村位于平定县城北部,耕地800多亩,全村136户、368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小山村不仅小,以前还发展落后。
谈起当年的村子,郝满栋依然记得,他说,“想当年,地是给哖种成坟,牲口给哖喂成龙,盖下一个鞍疙梁,年青后生打光棍,光有叔叔没婶婶……”十几年前,村里房前屋后农具横陈,鸡窝乱砌,村路泥泞难行、沟壑纵横的场景依然回荡在他的脑海。
近年来,这个小山村以“特色新村”为基点,以弘扬传统民俗民居文化为重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聘请专家规划指导,投资兴建了一批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文化上墙,文明入耳,村中处处充斥着和谐的气息。
2014年,郝三昌在村委会旁边,将原粮仓改造修建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自愿入住,三餐免费且不重样。祁婵妮对此赞不绝口,她总忘不了日间照料中心的小开条。
郝满栋介绍,“敬老人,爱幼弱,邻里亲,家和谐。”这是西岭人遵循的准则。其中,“敬老人”是西岭人最看重的。每逢春节、重阳节,西岭村戏台前就呈现出一幅其乐融融、亲密如一家人的幸福画面。“三昌总会搞个孝道大餐,让村外的年轻人多回回村,看看老人。”出资之外,古代贤达论孝经典诵读、“孝星”评选、媳妇为公婆织衣等活动不在话下。
郝三昌主动给日间照料中心送鸡蛋、买肉菜油,在此影响下,全村人在微信群“西岭一家亲”中发起捐款活动,5个小时募集7000多元,全部用于老年人生活改善。郝三昌为老年人购制穿着铺盖,村里媳妇看在眼里,去年村里举办老年节前,举办了“媳妇为婆婆公公制办穿着”活动,许多漂亮时尚的衣服竞相晒到网上,形成“婆婆公公也是妈妈爸爸”的风尚。
“老年节以前都是三昌一个人策划出资,许多在外打拼的西岭人回乡颇受感动,现在大家踊跃参与,争着抢着承办老年节活动,排队已到5年以后啦。”郝满栋如是说。正如他所说,越来越多的以“孝”为主题的活动,正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每位村民。
郝拉文、王秀花夫妇孝老爱亲的事情,在西岭村已传为佳话:老父亲虽然瘫痪在床两年多,但面容干净、衣服整洁,身上没有丝毫异味;87岁的大妈,子女都不在身边,夫妇俩主动照顾;2009年冬天大雪封了进村路,年近80岁的邻居和小孙女被困家中,夫妻俩硬是铲出一条路,连续几天照顾老人小孩的饮食起居……
郝拉文说,关于孝老敬老,“本就该融入我们的血液,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况且俺们一直向三昌看齐,他就是村里孝老敬老的标尺”。(郑铭经)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展望篇:2018踏上新征程要有新作为
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进”微宣讲“城管分讲堂”开讲
89岁老人走失,众人帮忙找回
睢县法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守候“110”的刘灵
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并不难,难的是把孝老敬老化为一种力量,感染旁人,真正融入自己的血液,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成为一种习惯。郝三昌和西岭村的幸福老人
市领导与党外人士交流谈心
中国投资协会作为新伙伴将深度加盟 投洽会成员单位增加至57家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保人数超10万 去年全市受惠职工达到5783人次
原先办卡的店家易主了 卡内5000元余额怎么办
中山市三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宗督促落实全市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
市发改委全面掀起成都市抓项目、促落实热潮
颍东经济开发区获批2018-2019年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国庆档期衡阳电影市场遇冷,票房比去年同期下降
补短板 解民忧 严追责
为高危孕产妇保驾护航
高质量做好党办“三服务”工作
济南:同心共建共治 全城共享安宁
少年欲前往云南贩毒 民警将其拦截在火车上
东莞争当改革开放“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