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改革强音激荡鸠兹大地


沐深化改革之春风   以人民幸福为引航
改革强音激荡鸠兹大地
    改革,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委重大改革部署,全面发力、多点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在国务院通报表扬的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9项工作中,芜湖有4项跻身其中,创造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经验制度成果。省辖市综合考核全面深化改革全部两项指标“贯彻落实”和“改革成效”均位列全省第一,总成绩全省第一。
    眼下,改革已然成为激荡鸠兹大地的强音,一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红利加快释放,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不断突破,各项改革任务时间表、路线图上的“白纸黑字”,正在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以人民幸福为引航,芜湖也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着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紧抓“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以大数据为核心,以信用体系为支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机制、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昨天晚上提交了申请,今天一早就收到办结提示,通知我到社区领取,实在是太方便了。”近日,沈巷镇沈巷社区居民雍女士准备要二胎,通过手机上的“城市令”APP,仅一天就拿到了新办的《健康家庭一卡通》,回想起几年前生一胎时来回办证要奔波好几天,雍女士由衷为“城市令”点赞。作为我市跨江发展的桥头堡,鸠江区超过六成人口居住在江北,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力推进,目前该区22个部门和9个镇街全部接入网上服务大厅,居民网上申请办结量同比增加189%。
    江南江北“同频共振”,是智慧城市建设全域覆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推行公开透明服务,目前市大数据中心已汇集了公安、民政等省市226个政府部门、535亿条数据信息,建成身份证、户口簿等20大类电子证照607万张,分类设置了人口库、法人库、房屋库、地理信息等17个专题库,构建了全国领先的政府大数据库。
    今天,芜湖市民只要通过“易户网”、“易企网”、“城市令”APP,就能基本实现“网上受理、受办分离,综合接件、后台审批,一站办结、全城通办”。目前,市级5164项、县区18822项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运行,办事材料精简25%,办理时间节约30%,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99%。
    “放得活、管得好”
    激发“双创”活力
    自打我市实施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镜湖区黄山西路元初药房的店长邓春红感觉工作省心多了:“以前工商部门要来查营业执照、查店堂广告;质监部门要来查计量器具;食药监要查相关许可证是否过期、处方药是否开架销售;消防部门要检查消防安全……现在只要一名网格员上门,所有信息一次搞定。”
    2016年4月以来,我市在不改变现有行政监管、行政执法主体职能和责任前提下,将工商、质监、食药监监管领域和市场主体涉及卫生、安监、文化等11个其它领域的易见易发违法违规行为纳入综合监管范围,探索建立以县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市场监管执法体制。在给机关人员做“减法”的同时,我市给一线执法力量做“加法”,市场监管所人员增长58%,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统一上传平台,由各监管部门认领后分别查处,处理结果在平台上实时反馈。目前,90%以上巡查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90%左右的市场主体对改革较为满意。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就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放得活、管得好,才能更好地激发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让企业摆脱束缚,轻装上阵。近年来,我市率先开展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先照后证”、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等一系列改革,先后诞生了安徽第一张“三证合一”“五证合一” “多证合一”和电子营业执照……随着大量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激发,目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突破24万户,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仅今年前10个月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万户,增长15%。
    今天,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芜湖的城市标签,这得益于一个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的政府——经营者诚信守法,则畅行无阻,感觉不到政府监管的存在;一旦违法失信,将变得没有市场、无处藏身、无处可逃。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样要仰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用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在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上,归集共享信用记录已达667万条,通过信用芜湖、城市令手机APP等,已经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人人可查、人人可用。今年7月,我市探索建立“征信机构+银行+担保”的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新模式,目前已有603家企业在征信机构注册建档,生成126家中小企业的大数据信用评级报告,51家中小企业累计获得3.33亿元贷款。今年7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我市荣获“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
    更多的获得感
    更好的幸福感
    “没想到居住证还能在网上申请,比去趟银行还要方便。”近日,家住经开区新里城小区的市民李女士,在经开区的工作单位,免费收到了她几天前在网上申请办理的居住证,感受到了足不出户一站式办结的便利。
    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户政业务全市通办、网上审批,一般户口10分钟、复杂疑难户口60分钟内完成审批。如今,全市所有居民不分居住地、户籍地,均可在全市公安户政服务窗口就近办理户口和身份证业务,同时可以依托互联网、手机APP等渠道实行户口业务网上受理和居住证业务的网上办理。这一举措开全国户政改革之先河,受到了公安部高度肯定,并入选公安部改革工作案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张张精彩的民生答卷,浸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镌刻着各级党委、政府坚毅有恒的改革足迹——教育领域,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开展教师无校籍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医疗卫生领域,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生育服务“多证合一”改革……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我市脱贫攻坚行动的重点。去年全市30749人脱贫,34个贫困村出列;今年有望23815人脱贫,37个贫困村出列。
    蹄疾步稳抓落实
    亲力亲为显担当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进一步增强亲力亲为抓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获得感。”今年6月29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持之以恒推动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社会治理创新被总结为“芜湖经验”,棚改货币化安置模式全国推广,全创改、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党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等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今年137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出台重要改革制度成果82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随着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召开,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的蓝图已经绘就,今后的改革任务更为繁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定不移扬起改革风帆,聚焦改革重点精准发力,瞄准机制障碍精准破除,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助推发展巨轮破浪前行。
记者 赵云涛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种“魔鬼辣椒” 品脱贫“滋味”
“1环4纵7横”骨干路网推进成德同城化
京滨城际铁路宝坻段开工 新区到北京只需1小时
市管廊公司开展国资系统首次干部任前“廉考”
芜湖市改革强音激荡鸠兹大地
卫星遥感加“大数据”新方式拓宽新思路---我市审计机关积极参加全系统集中整训
漳州加快整治鹿溪水系 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贵阳市外事办公室全体党员干部到贵州省工委
龙海浮宫:积极净化校园环境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海山观察丨文物保护的三重境界
淮北市经普办举办业务骨干学习研讨会
随意变道引发多起交通事故
汕尾市经信局党组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扩大)会议.
第五届沅水片区法院门球赛在汉寿圆满闭幕
“支教奶奶”的周秀芳:可贵可敬的“爱心搬运工”
小年将至 各商家“晚睡早起”揽客
桂阳县乡人大座谈讨论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暑期教育培训去哪里?嘉兴18家教育机构榜上有名
叶露中在霍邱县暗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精准对标 重点突破 奋力攻克坚中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