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结师徒情谊 传承工匠精神
“好苗子”遇上“及时雨”
七厂有这样一对师徒,徒弟获得油田公司“五小”成果奖3项,油田公司第二届防范类重大技术革新一等奖,师傅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采油七厂第三油矿720队,有这样一对师徒。师傅王金成,在徒弟李海洋的眼里简直就是自己的“男神”,不仅有着为革新事业主动从技术员请辞为采油工的果敢决心,更有着一股执著的钻劲,用智慧和双手已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成为企业革新创效的一面旗帜。
手把手传授技能
李海洋2013年参加工作,短短五年的时间,就从一名革新“门外汉”迅速成长为油田公司技术能手,他深知,除了自身的努力进取,更多是来自师傅王金成毫无保留的“传帮带”。
2016年初,初出茅庐的李海洋积极备战厂青工技能大赛,但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和比赛项目有着很大不同,让他一时摸不着头绪。
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师傅王金成,深厚的师徒情也从此开始结下。
在最初的训练中,王金成通过手把手传授技能,发现徒弟在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为快速纠正错误,王金成为徒弟量身制订了一套操作练习方案,陪着他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经过不懈努力,李海洋在当年的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17年又斩获厂单井分析大赛第一名,并凭借娴熟的操作技能、过硬的理论功底,在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预赛。
荣誉的背后,浸透着徒弟勤学苦练的汗水,更饱含着师傅无私的付出。
在师傅的感召下,李海洋加入王金成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但在最初,总是不得其法,革新也一度陷入停滞。
为使其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王金成尽可能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带着徒弟跑现场、搞调研,用自己成型的革新进行示范、讲述原理。
对李海洋来说,师傅有一句话让其铭记一生:只有带着思考的方式去工作,才能萌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在王金成的悉心指导下,李海洋在革新的道路上有了很大起色,许多创新小点子开始赢得大家的认可,2017年获得油田公司“五小”成果奖3项,《防光杆上提巡检卡子》更是获得油田公司第二届防范类重大技术革新一等奖。
让创新之花开遍油田
王金成对待工作的标准很高,多年的基层经验锻造了他技能过硬、思维敏捷、严谨负责、乐于奉献的品格。这也让徒弟李海洋明白,革新路上没有捷径,唯有凭借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创新源泉。
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师徒俩逐步摸索出“调研四法”,总结形成工作室“管理五法”和思维“创新六法”,形成链条式管理模式。
针对生产的焦点、重点和关键点,师徒二人合作攻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6年底,第三油矿728队油水井、站投产运行,工作室主动承担起新井保温工作。
那段时间,王金成每天和李海洋驻扎在现场,通过实地考察井口工艺,测量各部件形状尺寸,最终设计出符合新型井口工艺的保温方法和井口模具76件,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散件裁剪工作,计划100口井所需保温材料,实际保温120口井,有效确保了冬防保温材料拼装高效、低耗、美观,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缔结师徒情谊,传承工匠精神。几年来,王金成和李海洋始终心系企业,共研发创新成果72项。
其中,油田公司优秀技术革新成果奖1项、油田公司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奖19项、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成果奖1项,获国家专利4项,油田公司命名成果3项,16项成果在油田内外得到有效推广应用。
按师傅王金成的话说:“企业为我们爱好革新的员工搭建了良好的舞台,提供了成长空间,我想自己更有责任和义务,将所学传授给更多像海洋这样愿用创新为企业增效的人,让创新之花开遍油田,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特约记者 王篪
百湖早报记者 滕菲
通州发现338座汉代至明清墓葬
2017年明溪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东港区综合执法局开展文化市场企业防火演练
郭家满走访慰问少年儿童
“火蓝刀锋”军事主题研学夏令营青岛开营
缔结师徒情谊传承工匠精神
8月27日计划停电通知
鼎城区一养鸭场3天被清场
台州大力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清明首日昆明23万人祭扫 进出昆高速车流增19.6%
中共三亚市公安局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今年第三期“市民问政”11日晚举行
安全生产法 走进千万家
观山湖区抓牢五个要点力促作风建设
挖掘红色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提质控量 精中选优!第十四届文博会拟认定67家分会场
市政协督查我市“双创双修”宣传教育工作
青岛这家乐园30个职业体验馆 让孩子提前学做"社会人"
武宁书法展,书记县长来“捧场”!
内江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加快建设法治内江为推动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