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记者 刘宁)保险是管理风险的工具,买保险是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措施,然而,消费保险不当也会遭遇“次生风险”。时值“3·15”消费者权益日,为切实保护广大“老陕”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特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向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保险从业人员购买保险产品过程中应仔细分别,注意下列几大重要事项,谨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核实产品、机构及销售人员资格
想购买到一份称心如意的保险产品,首先要核实销售机构是否具有销售资质。省保协工作人员提示,消费者有权要求保险或与保险相关的金融机构出示具备销售该类产品资格的许可证明等材料。如果是保险机构,则应要求查看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分支机构在销售该类金融产品前是否已取得了上级机构的明确授权。
其次,应核实所要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否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销售。消费者在向保险机构购买保险产品或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前,应当要求其出具相关产品的批准文件或直接向金融监管部门了解有关产品的批准情况。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得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第三,还应该核实销售人员是否取得了销售授权资格。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有权要求销售人员出示已取得销售该类产品资格的证明材料或授权材料。
辨认是否属于保险产品
在品种繁多、花样翻新的金融产品市场中,认清所购品种的具体属性,也是消费者的基础科目之一。在购买保险产品前,消费者应仔细阅读“投保说明书”、“产品说明书”、“投保单”或“投保风险提示”等相关资料,不要嫌麻烦而一目十行,须详细了解所购产品内容,并向销售人员进一步确认是否属于保险产品及何种保险产品。
其次,消费者已经购买金融产品后若仍无法确认是否属于保险产品,应及时联系购买时的销售人员,要求对产品解释说明,并再次仔细阅读产品资料,查看其中是否有“××保险单”、“××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或者“××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条款”字样,并以此向销售人员或相关保险机构客户服务热线询问并确定。
购买保险产品后,应当注意保存销售合同、产品说明书等重要书面凭证以及相关保险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认真评估所购产品风险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销售合同条款和产品说明书,并衡量所购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金融需求,尤其是要认真了解合同责任和免责条款,评估该类产品在到期兑现前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尤其应该追的是,不要轻信销售人员对未知因素、各类预期,特别是对不确定的较高收益回报所作出的片面承诺。
“希望之光爱眼行动”首站来到杭州市民中心
浏阳市对粘土砖企业整治工作开展督查
省第三环保督察组举报受理问题马鞍山市第十一批交办件办理情况
唐山港山西安塘内陆港开通运营
舟山国际远洋水产品贸易中心成立
“3·15”维权日省保协发布消费风险提示:购买保险应注意几大事项
开封第一河务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鑫鼎社区|蓝天保卫战 绿色满“柏临”(图)
辉县市:以“转移带动”方式深化就业扶贫
团市委开展七夕系列活动
临泉县韦寨镇:“三个方面”认真谋划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本月25日鸣枪
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来啦 首批35家示范企业公示
市商务委党组与东方国际集团党委开展党建联建
农民种田都用上了北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即将到来
鱼山街道张翟村入选济宁市第三批文化产业特色村
浙江日报头版刊文丨舟山推进工程“竣工测验合一”
防城港市获得扩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
青岛发布“国际化+”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