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 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再引“强外援”


成都新闻网(记者 覃霞)10月12日报道   从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到“八纵八横”高铁网初具规模,中国高铁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跨越式发展,更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一张“金字招牌”。为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城市化发展战略机遇,今天下午,作为“2018成都国际轨道交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质量引领·安全护航”的2018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都峰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峰会由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吸引到来自国际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国内重要轨道交通企业代表、产业园区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峰会通过汇聚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优势力量,围绕轨道交通产业的质量建设、安全运营的话题,交流国内外先进经验,分享新技术和新模式,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峰会不仅大牌云集,邀请到国内外高端专家把脉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更带来多个实质性成果——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成都新都区;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中,新都区作为成都唯一区县,入选全国8个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最具潜力区域;签约仪式上,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宣布正式“牵手”新都,进一步汇聚上下游企业,加速打造具有新都印记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国际国内高端专家云集
论道轨道交通质量与安全
质量引领,安全护航。嘉宾们一致认为,轨道交通产业已经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轨道交通作为成都突出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已初具规模,产业的壮大也促使成都积极思考更深层的发展。
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方之一,成都市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城市大发展正促使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爆发式增长,智能控制、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安全运营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边际不断延伸。质量与安全已经成为引领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贯穿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集聚力强。“新都将深刻把握发展新趋势、抓实发展新机遇,加快构筑创新、质量、安全、开放、业态、人才’六维支撑’产业格局,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随后进行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卫华、加拿大城际交通局战略规划师matt kelly等重量级嘉宾分享了国内外的探索实践经验,建言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前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副总裁、博士thorsten jelinek,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教授、多伦多市政府高级顾问参事alan middleton和西南交大首席教授张卫华,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建乐等嘉宾围绕“未来轨道交通时代的质量与安全”展开一场高质量的中外对话。
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是撬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天然支点,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新都理所当然抢得发展先机。作为“南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新都非常希望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共迎轨道交通产业的“黄金时代”。
“潜力报告”重磅出炉
成都新都区获评产业最具潜力区域
引入大数据,是本次峰会的一大亮点。
现场,作为中国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重要机构的西南交通大学与全国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囊括多个潜力榜单,全方位、数据化展现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前景。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潜力排行榜”中,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同时,新都区作为成都唯一入选区县,与全国其他7个区县一同被评为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
新都地处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作为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践地,近年来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耀眼新星。
事实上,自2014年中车布局西南地区的最大产业园至今,新都已形成了以中车成都为“龙头”,3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铁检验认证研究院(成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运营空间安全技术实验室”等项目相继在新都落地。近期,新都与西南交通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轨道交通国家质量基础(nqi)创新基地,未来双方将共同构筑占地1000亩的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创新谷,校地合作进一步升级。
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新都提出,按照“跟跑动车、竞跑城轨、领跑磁浮”三步走策略,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轨道交通创新高地、中国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维保基地、面向“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出口服务基地。
投资109.7亿元的25个项目集中签约
国内首个大数据研究基地花落新都
本次峰会上,中国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宣告落地新都。据悉,这是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将建立国内覆盖最广泛、数据类型最全面、信息内容最丰富的轨道交通大数据信息库,用大数据赋能轨道交通发展,对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有着重大的创新意义和突破意义。
研究基地落地新都,辐射西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基地将促进新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智造再上新台阶,也将为推动轨道交通外贸产能向新都转移汇集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本次峰会,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红星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广东利世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强外援”正式加盟,进一步壮大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实力。
据悉,近年来,新都紧紧围绕轨道交通9大核心技术和10大关键零部件,引进轨道交通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2亿元,年税收11.5亿元。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已启动投资35.78亿元的道路、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已启动2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占地1085亩的“兴香城”人才公寓项目,首期66.7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

集中整治非法“拉客” 树立城市文明形象
王会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张圣泽一行来园区调研
衡水天气:暴雨来袭水堵路 阜城出现大暴雨
物联网发展为提升产业形态 优化生活质态创造无限可能
25个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 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再引“强外援”
唐河县昝岗二中召开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检查专项会议
全区组织收看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暨表彰视频会
市农业部门加强灾情监测确保抗灾夺丰收
朱溪水库三个移民村完成房屋拆除工作
莲都区多举措确保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有效开展
人社部:以更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用工难就业难
聊城市开展“6·25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宿迁集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
今晚赏月难 不如去赏灯
(图片新闻)安福明月山林场精心营造景观林 成活率高
合肥首套房贷款利率4月起上浮15%
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鸡冠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食品安全培训会
《人民日报》点赞郑州:面向全球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