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网讯 近日,全省2017年度民生工程考核综合结果揭晓,我市荣获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为全省获此殊荣的6个市之一。至此,我市民生工程工作已经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民生所在,政之所行。十年来,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大投入,一个个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项项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逐步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民生工程逐年扩面提标成为最大的亮点。据市民生办统计数据,我市民生工程由当初的12项增加到2017年的34项,累计实施由“十一五”的34项增加到“十二五”的45项。
民生工程内容也从主要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逐步扩展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重要方面。
“民生蛋糕”也越来越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一年比一年多。“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21.5亿元,是“十一五”28.5亿元的4.2倍;年投入由2007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0.7亿元,年均增长33%。全市人均受益由“十一五”期间的1297元,增加到“十二五”期间的5522元,增长3.2倍,有力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坚实的资金保障下,我市切中百姓所思所盼,着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用心为220多万淮北人书写民生答卷。
具体工作中,我市在不断健全、认真落实调度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切实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健全每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制度,科学安排项目资金,不留硬缺口,确保民生工程推进需要;各级实施部门按照工程进度的要求,及时将用款申请报县区政府审批,财政部门采取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和受益人。2017年,各级财政安排建后管养资金4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8.3%。
我市还创新“五个一”工作法,并逐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民生工程实施内容、完成时限、保障措施等内容向社会公开,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在《淮北日报》上公开承诺,增强民生工程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市民生办、市目标办、市监察局每年多次开展全面督查,邀请省特邀监督员采取暗访、抽查等形式,参与加强监督检查,2017年,就向市直牵头单位下发38份《民生工程进度落后项目清单》和10份《限时整改落实反馈表》,强化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宣传机制在民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2017年,我市在《淮北日报》上开辟《民生在线》专栏,刊发200余篇民生工程动态信息、刊发政策解读33期;在市广播电视台开辟《民生进行时》专题,播出民生工程新闻12期;创建“淮北民生工程工作群”,发布动态信息300多条;利用民生工程网站、《民生工程简报》等载体编发信息1300余条,被财政部网站采用35条、省媒体采用100余条;建立“淮北民生”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民生工程信息,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和成效。
■记者 黄顺 通讯员 邵杰
第三届国际富勒烯科学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揭秘身体6个救命穴位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葵涌社区开展爱在冬至共享欢乐社区活动
明代温籍大书法家姜立纲留“历史之最” 50余万字《史记》手抄本在新加坡发现
益阳市代表团来常考察
淮北市民生工程考核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市老年大学举办欢庆九九重阳节文艺展演活动
鹿城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将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
双鸭山市环境保护局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我市调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巡视整改工作
武冈市公安消防大队开展中元节前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南通出台政策为社区公章“减负” 12项社区盖章证明事项被取消
宿州市以“绿”为底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东坑镇召开全镇组织工作会议
开化“奇人”的艺术人生
刘革安深入慈利县贫困村解难题时强调
加大环境问题整治力度 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我和我的河】基层党员 徐建培
小型车白天首小时4元 两新停车场收费标准征求意见
源汇区发改委精心组织“五一” 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