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党旗写满不老情怀

  原标题:
  鲜红党旗写满不老情怀
  ——龙游县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重返一线群体素描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毛水华 葛志军 报道组 蓝正伟 求张锋
  在龙游县各专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活跃着一批退居二线后又重返一线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简称“改非”干部)的身影。他们少了往日繁杂事务的打扰,却多了分对当下工作的专注;不见了迎来送往的热闹,却有着风尘仆仆的忙碌,成为当地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目前,龙游县有“改非”干部127名,占全县县管干部的20.9%,其中有102名重返一线,参与专项工作、重点项目等攻坚任务。
  风尘吹皱岁月,芳华不再当年。从他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气神的回归,感受到了一股正能量的冲击,在全市上下开展大整风“十大行动”背景下,给人以极大震动。
  “别人把你当领导时,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要把自己当领导。”
  6月20日下午,大雨。
  记者在赶到湖镇镇政府时,朱晓锋还在社区里调研,因为不久前,他被安排到社区筹备组的岗位上。这是他从镇人大副主席任上退居二线以来的第四次岗位调整。
  卸任后不久,朱晓锋被下派到历寺村蹲点整治生猪养殖。历寺村是湖镇镇第二大养猪大村,共有15户养猪大户,按规定关停1家,另外14家在6个月内全部完成“生态+工业”污水治理。
  因茆头村领导班子配备不全,朱晓锋兼任该村党支部书记,除了主持工作,还要负责物色培养并完成新两委班子选举。2017年5月,圆满完成任务。
  因童村村两委主要领导很年轻,朱晓锋下派当顾问,协助处理一系列棘手的村务。一件件实事落地,年轻的村两委班子在村民中的威信日渐提高。
  就这样,在两年时间里,朱晓锋成了颗“革命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但他有自己的认识:“别人把你当领导时,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要把自己当领导。只有摆正心态,找对位置,才能做好工作。”朱晓锋说,在任上时总把评优评先让给其他同志,退居二线后,他已经连续两年被组织部门考核评定为优秀。
  龙游于1983年恢复县建制,像朱晓锋这样一批60年代出生的干部曾是改革、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陆续集中退出领导岗位,人少事多,尤其是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缺乏的矛盾日益凸显。早在2007年,龙游县就未雨绸缪,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若干意见》,2013年又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补充完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由组织部门统一管理、考核,每年度自愿申报参加至少一项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或者完成组织安排的指定任务,为“改非”干部发挥余热搭建平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同日,记者约好下午采访郑建飞。因他临时决定要下企业协调处理一个紧急问题,把采访时间提前到中午。
  郑建飞先后在法院、司法局、环保局等单位担任过领导职务。
  退居二线后,他选择留在环保局。郑建飞说,退居二线是给年轻人腾位置,接下来就要给自己找新平台,摆正位置,不能当闲人影响士气,而要巧妙地在旁边推一把力、鼓一下劲。
  于是,环保问题应急处置时有他,县纪委专项巡察时有他,处理区域间项目落地矛盾时也有他。
  去年,经他牵线搭桥,龙游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在金龙纸业有限公司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出于对郑建飞的信任,双方同时委托他帮忙梳理权利义务关系,而这一切都是义务帮忙。最近,郑建飞又为尖上科技有限公司与一名乌克兰国家科技院院士洽谈技术合作问题忙碌着。
  在郑建飞的桌子上放着一块岗位牌,上面写的职务是“主任科员”,另外还写着两句话:“树立党员形象,为党旗争辉”“自重自警,保持晚节”。他告诉记者,前一句是局里统一设计的,后一句是他自己要求加上去的座右铭。
  这句座右铭也代表了龙游众多重返一线“改非”干部的共同心声。
  “能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虽累但快乐着。”
  龙游县这批重返一线的“改非”干部所承担的任务大多急难险重,上连着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下连民生关切,辛苦、劳累是家常便饭。
  第一眼看见刘利仙,记者就被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热情感染。
  干过镇干部、街道领导、红十字会主要领导,刘利仙退居二线,遇上了城角坊社区成立。分管过社区和天生一副热心肠的她被下派到城角坊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
  一万多居民、4921户、507个楼道,但没有一个小区有物业管理;在册党员370多名,70%以上居民是65岁以上的老人;流动人口多、困难群众多,是龙游县城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仔细一盘点家底,刘利仙傻眼了。
  2016年,新社区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国卫”。对照任务要求,再看看社区的现状,刘利仙晚上睡不着。
  一套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地,整治、保洁同步推进。刘利仙整天奔走在各个小区整治现场。“我是朋友圈里每天走路步数记录最高的,有人问我是不是在减肥,我说是借工作之名在锻炼身体。”刘利仙始终这样乐观。
  搁置了十几年的垃圾角清理了,坑坑洼洼的背街小巷平整了,凌乱老化的空中线网整合了,污水横流的路段不见了。短短3个来月时间,社区环境面貌发生了大改观,原定安排一个考核验收组到城角坊社区,结果一下子安排了6个组。专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虽破旧却干净,虽狭小却精致。”这一点至今让刘利仙感到很自豪。
  “我的手机上有十几个微信工作群,时刻要切换频道,就怕漏掉一项工作、错过居民的一点诉求,上能为政府分忧,下能为百姓解愁,每天很累但很快乐。”在采访中,刘利仙强调“微服务”,她解释说,社区要做的事都很小,但对居民们来说都是大事,我们提供微服务,他们都会感到很温暖。
  像刘利仙这样的“改非”干部大多经过多岗位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近些年来,一方面是龙游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重点项目、中心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是一线缺乏有经验、善攻坚的骨干力量。发挥“改非”干部的作用,恰逢其需。
  初见饶晓明,一种“公安气质”扑面而来,再深入细聊,又发现在他壮实的外表背后,有一颗细腻的服务之心。这位当年的杭大高材生,在公安局、环保局、编办等多个单位担任过领导职务。饶晓明从编办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被抽调到城东征迁指挥部工作。
  “谁都知道征迁工作有多难做,但服从组织安排,为政府分忧,这是这么多年接受组织培养、教育后应有的姿态。”饶晓明说,征迁是一项细腻的“技术活”,考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安排肯定有理由的,剩下的只有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谈起一年多的工作经历,饶晓明说得头头是道:先将农户分类,按类制定不同工作方法,从脸难看、门难进到能进门,见笑脸,得有耐心、用真心。唐尧村一征迁业主家围绕一笔征迁补偿款的处置问题,出现了7方面对立关系,闹得不可开交。一次次上门,他做了半个多月的思想工作,最终让各利益关系方都愉快地签了字,还妥善地解决了老人的晚年赡养问题。湖底叶村一业主先后十多次推翻征迁补偿款分配协议,每一次都得重新召集各方调解签协议。
  今年3月,饶晓明从法纪组调整到腾空管理组。3个腾空施工片区分别在指挥部的西、南、东三个方向,最多一天腾空五十多户,忙到深夜十二点才回家是常有的事。“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东奔西跑,既要考虑拆得快,还得关注拆得安全。”饶晓明说,工作中的有些苦不能说出来,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饶晓明告诉记者,他正在梳理一本“征迁工作手册”,把征迁工作谁来做、多少人做、做什么、怎么做等,都按编制管理中的“职务说明书”形式固定下来,其他人接手这项工作可有章可循,规范操作,避免走弯路。
  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心里都装着百姓、想着党和政府,这也正是这批“改非”干部身上散发出的最令人敬重的一种素养。
  “都是在党旗下举过拳头宣过誓的人,组织需要我们冲到一线,就得上,就得不断学习。”
  接受采访的每一位“改非”干部几乎都向记者提过同一个要求:最好不要出现名字,不要突出个人,这都是作为一名老同志应该做的。但聆听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感人的细节不能没有主角。
  采访徐兆云是一种享受,清晰的工作思路、浓厚的人文底蕴、高位的视野境界,总能给倾听者以振奋的情绪体验。
  徐兆云原是龙游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是部里出了名的“老黄牛”。退居二线后,他被组织安排到龙天红木小镇文化提升和业态建设专班,主要任务是推进文化和业态植入工作的攻坚。
  从宣传部门到龙游县投资规模最大的文旅项目,尽管在工作内容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实施过程却相距甚远。徐兆云说,企业主看到你能办事、且能办成事,就会信任你、依赖你。
  刚入驻时,企业项目用地遇到问题,徐兆云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流程、准备材料,最后顺利解决了问题。“现在企业主会主动找我们商量一些决策上的事,也能听取一些意见和建议,几次午夜12点了还打电话来商量工作。”徐兆云说,“这种被信任的感觉非常好,为企业服务能走到这一步需要以心换心。”
  专班下设五个服务小组,成员来自各个部门,还有乡镇干部。一群原本互不相识的人,突然聚到一起,要干好同一件事,快速形成一个战斗的团队非常重要。徐兆云说:“我们都是在党旗下举过拳头宣过誓的人,退居二线了,不能让身边的人说不当领导了就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组织需要我们冲到一线,就得上,就得不断学习。”
  据了解,在龙游102位重返一线的“改非”干部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像徐兆云这样非老本行,面临着重新学习、压力更大、任务更重的问题,但在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服从。
  饶晓明原本打算回公安,安安稳稳地干老本行等退休,组织部的一纸通知让他走进了城东征迁指挥部。“公安那边的办公室我一天都没坐过,连打包的物品都还没打开。”饶晓明说,与其坐着等退休,不如边干边等退休更有价值。
  刘利仙同样可以回到她熟悉的卫计系统安享退居二线后的幸福生活。如今干着这婆婆妈妈的社区总党支书记工作,在常人眼里与领导干部的落差很大。刘利仙说:“只要用心做,在什么岗位都一样有意义有价值,干了一辈子,领导不领导的已不重要。”
  一项好制度激活一池春水。11年的探索实践,使龙游县的“改非”干部管理工作出现了良性循环,一批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主动请缨,奔赴急、难、险、重工作的一线,既有力地推进了工作,又带动了各级干部的作风转变。
  岁月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坠暮年。龙游县这群“改非”干部奋斗、奔跑在一线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着实让人感动。每一位冲在一线的“改非”干部都是一面高高飘扬的党旗,他们自觉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用奉献的汗水画圆人生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
榜样的价值
  东杰
  人在其位要谋其政,不在其位该谋什么?
  听起来这是一个有悖常理的问题,却是每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迟早且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问题。龙游县110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用他们重返到一线、奋斗在一线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逝去的是芳华,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情怀。
  在大整风“十大行动”正席卷三衢大地的今天,这种榜样的价值已超越了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本身,体现了强化领导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和提倡“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的导向。
  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对群众这一“绝大多数”的榜样引领作用非同小可。“在其位”时,因为有制度约束、考核倒逼和任务催促,不带头奔跑不行、非身体力行不可,这是一种正面引领。而一旦“退居二线”,就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退二线”变成了“断了线”,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这样的心态所产生的负能量就是一种负面引领。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下有的年轻党员干部也常把“退休”“退二线”挂在嘴边,平平安安占位子,松松垮垮混日子,看似“无私无求”,实则败坏风气,贻误事业发展,同样为害不浅。
  大整风“十大行动”是一场作风转变的深刻洗礼,是一场灵魂深处的自我革命,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无论是“有位”还是“无位”,无论是“在位”还是“不在位”,都要对照榜样,反观自我,自觉投身进来、主动参与进来,做到人人有压力、人人有触动、人人有反省,最终做到人人有作为。
  助推市委“1433”战略体系重重落地,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把激情点燃起来,真正行动起来、奋斗起来。龙游县这批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的“改非”干部就给了我们这样一面大整风所需要的“镜子”。

滨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干代训”提升调解率
晋城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五月装修旺季到 纠纷投诉也随之而来
勇敢者的游戏:2018中国(重庆·云阳)世界低空跳伞大赛今日正式开赛
为老人送神秘礼物:父子视频连线
鲜红党旗写满不老情怀
市委第二巡察组向市环保局反馈巡察情况
“雅安工业·千亿产业培育大讲堂”2018年第一期公益讲座开讲
增压力激动力 东坡区“双向评价”受好评
诏安县市容管理局:拆除违法搭建物 改善城乡环境
南宋名臣郑刚中:一个不该被淡忘的金华名人
《淮北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集中宣传启动仪式举行
瞄着“精准”用力
钦北“2017•春风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3分钟就搞定?深圳人可用手机一键缴社保了!
四川调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最高月领1424
快了!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竣工进入倒计时
党建“书记号”引领赶超跨越
太帅了!男子马路中间倒地抽搐 小伙儿施救被路人拍下
市政协十三届八次常委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