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蝶变”是京津冀共赢新风口


5月18日,2018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廊坊市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开幕。在盛大的开幕式上,多家行业领军人物发表主旨演讲,数字经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其中还不乏一众高科技企业向河北抛出橄榄枝,寻求与其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未来经济将朝哪儿去?是万物智能化。”论坛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的一席话,引起广泛共鸣。的确,几年前,不少人对数字经济的理解还停留于网上购物;今天,随着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到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数字蝶变”,数字经济已然成为中国转型升级的新蓝海,也为人们生活带来无限可能:一副轻巧的ar智能眼镜,可以满足人们自助旅游、个性化导购等需求;一套“智医助理”系统,可以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一台智慧路灯伴侣,可以将普通路灯升级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本次大会上这些颠覆想象的“黑科技”,再一次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蕴藏的巨大机会。 发掘数字经济新蓝海,赢得发展主动权,京津冀地区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高科技企业集中、创新资源丰富,对整个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夯实的网络与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为三地发力数字经济铺平道路。就拿河北来说,截至今年3月,其光纤线路长度已达179.7万公里,居全国第8位;50m以上的固定宽带用户占比达到90.5%,居全国第2位。这些既有优势,使得大数据、物联网的新技术应用有了广阔空间与庞大市场。可以说,抓住机遇,加快驶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京津冀地区大有可为。
数字时代,数据无疑是重要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出数据红利,直接关乎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效与未来潜力。有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各城市以硬件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差距已逐步缩小,以数据为基础的落差开始形成。对于京津冀而言,要想在数据竞争中脱颖而出,抓住新一轮风口,显然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护航。时下,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三地已经签署了诸多细项合作协议。这种合作不应该停留于硬件更新的初级阶段,构建统一、共享的区域城市服务平台,带动更多行业与企业开放数据、利用数据、共享数据,才能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技术进步势不可挡,发展契机不容错失。京津冀唯有拿出更加进取的姿态,方能更好地拥抱这片蓝海。

省教育厅发布校内课后服务指导意见,课后托管不得“补课”
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保障全面提速 将有更多政策释放民生红利
冬修水利好时节
周小川谈数字货币:稳步有序推进研发 不必太着急
“检阅”
“数字蝶变”是京津冀共赢新风口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龙岩2017年技术交易额排名居全省前三
成都吸引力:最“炫酷”的西博会
赵富祥调研全区铁腕治霾工作
千株月季扮靓街道
李沧万达旁地块将建新城区
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820公里2017年新增301公里
燃!美!酷!快来看“环广西”最美赛道——雁山赛道的精彩
2018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在滨州举行
佳木斯市快乐舞步健身操迎来编创十周年
通过银行打卡发放松滋市1700多名农民工领月薪
共话智能制造时代财富新机遇
吉林高新区召开2017年高新区基层老年协会工作经验交流会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南区开诊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