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留影 穿越百年彰德

原标题:时光留影 穿越百年彰德
——安阳日报小记者聆听高红国《老照片上的百年安阳》主题讲座侧记
□记者 李涵 张寅涛/文 王小彤/图
    光阴荏苒,穿越百年彰德;时光留影,见证古都历史。8月5日上午9时许,200多名安阳日报小记者及家长齐聚安阳日报报业大厦14楼大会议厅,聆听安阳日报小记者特聘教育培训专家高红国老师讲述100多年前外国人镜头下的安阳老城——彰德府的故事,了解早期安阳本地出版的报纸。
    “彰德府鼓楼好宏伟!”
    “古老的镜头,抓住我们不曾经历的瞬间,泛黄的老照片,默默记录着曾经的美丽传奇……”随着高红国老师富有诗意的开场白,为此次讲座拉开精彩序幕。当一张张写有外文的老照片展现在小记者及家长眼前时,台下小记者们发出阵阵感叹:“哇!这就是一百年前的安阳城呀!”“彰德府鼓楼好宏伟!”彰德府火车站、天宁寺、文峰塔、鼓楼、大西门等,这些泛黄的老照片迅速地勾勒出当时安阳古城风貌。“这就是清朝末年,外国人在安阳古城中拍摄的照片。”高老师指着这些照片说。
“安阳以前出过这么多种报纸呀”
    看完外国人镜头下的老照片,高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早期安阳地区出版发行的几种报纸,“你们作为安阳日报小记者,更加应该要记住这些内容。比如,1924年创刊发行的《彰德日报》,1935年的《民声日报》,社址在安阳城内西华门三号的《动员日报》,还有于右任题写报头的《北强日报》……”小记者们一边听高老师的介绍,一边奋笔疾书,记录下安阳地区报史知识。“安阳历史上出过这么多种报纸呀!我一直以为安阳只有《安阳日报》《安阳晚报》呢!”一位小记者笑着说。通过高老师的讲述,小记者们知道了民国时期安阳地区发行时间最长、使用铅字印刷最早、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报纸是《彰德日报》。
“安阳自古多才俊”
    清末民初,安阳地区涌现出了很多青年才俊,高老师通过几张人物照片,讲述了他们的传奇故事。郭声镛,龙安区大坡村人,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第十团第三营营长。他长期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1929年春,不幸被国民党杀害,年仅25岁。马青霞,原安阳县蒋村人,其父亲为两广巡抚马丕瑶。我国近代著名女活动家、教育家、政治家、慈善家。她创办了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华英女校,并捐出巨额财产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及革命事业。在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上,她与秋瑾并称为“南北女杰”。
    “高老师的讲座真让我大开眼界,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到了100年前的安阳,那时的人和物都呈现在我的面前。安阳自古多才俊,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小记者从登奎说。

前7月北京PM2.5浓度降14.1% 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46家
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观摩会与会人员来博兴县观摩
民革韶关市委员会到乐昌秀水镇开展爱心服务活动 捐资助学健康义诊
全市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召开
俩月拆除违规广告6000余块城管部门将进一步“六拆一清除”,除商圈外建筑物顶部不得设置广告牌
时光留影 穿越百年彰德
[蒸湘区]蒸湘区委组织部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
2018年第一批诚信建设“红黑榜”名单
市审计局赴丹棱调研“一卡通”审计工作
修文县全面完成2017年权责清单调整工作
市中区:“舌尖3”吹响美食集结号 开启张公桥美食街“逛吃”节奏
宁夏旅发委在榕举行快闪活动 推出旅游优惠政策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怎么回事?
海口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申报价格虚高将退回重新申报
非洲智库代表团来津访问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18年持续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
瞄准项目用地保障难题 大调研活动显成效
小伙儿网恋掉“婚骗”陷阱 被骗走3万多彩礼钱
泾县:多措并举 助力“生态泾县、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