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积极打造智力引擎推进“一区三岛”建设


省派科技团成员、挂职湄洲岛管委会农林水局副局长邱凤祥在一级渔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工作。
毕业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mba、湄洲岛招聘的研究生陈震到民宿店内传授经营理念。
  □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锋 通讯员 单平 实习生 刘丹 文/图
  近年来,湄洲岛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把抓好人才建设作为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核心区、做大做强妈祖文化与滨海生态旅游两大品牌、大力推进“一区三岛”建设的重要保障,用事业凝聚人才,用精神鼓励人才,用感情关爱人才,倾力打造“智力引擎”,全力助推妈祖圣地建设。
  ■着眼需求,加大引才力度
  乘着妈祖文化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春风,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殷殷嘱托,湄洲岛紧紧抓住发展新机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然而,在建设发展中,旅游设计规划、景区景点提升、文创产品开发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湄洲岛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找到了答案——着眼需求引进人才,为发展提速增效。
  去年以来,湄洲岛党工委、管委会领导10余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审议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文件、重要活动安排,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湄洲岛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刘大鹏说,人才工作要为建设发展服务,只有紧紧围绕需求来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推动人才工作与发展大局目标同向、举措同步、成效同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为此,湄洲岛党工委组织部经过调研论证,提出了“以平台引人才,以人才强平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立足发展态势的新要求,在尊重人才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本着双赢的理念,打破部门、行业、身份壁垒。通过公开招聘、遴选、引进等方式,构建集聚人才大“磁场”。
  落实市委“壶兰计划”,出台了湄洲岛实施意见,配套制定了薪酬激励、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相关制度,投入500万元用于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以湄洲岛旅游建设集团作为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先后有针对性地引进了28名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去年分批公开招聘了14名硕士研究生。
  连续2年向省委组织部争取选派科技服务团2批18人来区挂职。科技团成员分别来自省内各高校、设计院、旅行社、科研所等,专业涵盖了交通运输、城镇规划、园林绿化、企业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极大契合了湄洲岛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和美化绿化的需求。同时,以科技服务团为人才导师,建立“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每位人才导师配备两三名干部跟班学习,传授“独门秘籍”,借“脑”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
  此外,湄洲岛紧扣妈祖文化优势,利用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沙滩音乐季、“天下妈祖回娘家”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湄台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人才交流,深化同台湾妈祖文化研究机构和台湾音乐家协会等单位合作,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实现互利互惠。同时,通过与国内重点高校联系共建,选派符合条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来岛实训,鼓励重点高校来湄洲岛开展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为妈祖圣地发展凝聚智慧力量,打造湄洲岛提速发展的智力引擎。
  ■提速项目,锤炼过硬素质
  着眼发展,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取向和目标。去年以来,湄洲岛以妈祖文化特色小镇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策划生成了52个项目,年投资30多亿元,全力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核心区,既为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为培养锻炼人才提供了实践的大舞台。
  刘大鹏说,基层一线是干部成长进步的摇篮,重点项目是干部历练成才的平台。湄洲岛按照“年轻干部沉到一线、领导人才来自基层”的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这既为干部成长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也拓展了干部考察选拔的范围,更是培养历练了一大批人才。
  为此,湄洲岛努力营造以项目进度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项目推进中的“助燃剂”作用。为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他们把项目一线当作历练干部硬作风、增长干部真本领的主战场,及时出台实施了《一线考察干部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培养人才机制,选派一批年轻有发展后劲的干部充实基层力量,成立重点项目攻坚组,奔赴基层项目一线。
  上级机关公选人员时,优先推荐有一线经历的干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遴选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班子职位空缺时,优先安排一线锻炼过的干部;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时,优先充实一线埋头实干的干部。一系列举措,打消个别干部怕到一线影响进步的顾虑,防止个别干部到一线去“镀金”、把到一线当“跳板”的错误思想。去年湄洲岛新提任的8名干部全部是一线干部,在推动美丽莆田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干部4人、5a景区创建项目一线3人、创城一线干部1人。
  “通过基层一线锻炼,可以使我们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锻炼的过程成为理解、验证和运用理论的过程,补上了我们群众工作经验、基层实践不足的一课,提高了服务群众和统筹协调的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疑难杂症’,也更好地提高了个人素质、增强了本领。”由于成绩突出,去年6月被提拔委以重任的建设交通局干部陈建国如是说。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湄洲岛从政策支持、优化服务、创业创新等多领域,打造“借智登高”人才品牌项目,形成了以管委会领导牵头抓,组织人事部门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把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发展环境作为推进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真正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优化留才环境。充分利用妈祖文化和凸显的生态宜居环境,将湄洲岛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宜居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竞争优势,以薪酬激励、硬件保障、绩效考核等方式,破除人才使用过程中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营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氛围,让尚贤重才蔚然成风。
  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人才队伍保障、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管理等机制,加大从政策上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倾斜力度,培育一批能带领产业发展的人才。完善“借智育才”机制,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表现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到国内发达地区的企业、院校学习取经,使优秀人才成为拔尖人才,使潜力人才成为领军人才。建立完善湄籍在外人才信息库、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库、科研项目库和返乡(来莆)专家库等各类数据库并联网,依托驻外人才工作站、驻外党组织、商会、校友会等,推荐引进创业人才(团队)和投资主体。
  搭建创业平台。改善湄洲岛生活文化娱乐等软硬件设施,优化医疗、教育、办公等条件,加快人才保障房建设,全面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设立1000万元文创产业扶持基金,对于有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挂点跟踪服务、结对帮扶服务等服务措施。吸引海峡两岸文创人才来岛创业和项目入岛进驻,实现招商引资和聚集人才同频共振,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平台。此外,合理用好行业协会、产业基地、项目工程的人才培育功能实现人才升级,为各项建设凝聚起强大的智力支撑。
  眼下,湄洲岛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创新引才聚才机制,抢抓机遇。借助湄洲岛滨海旅游资源和妈祖文化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妈祖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培训学习方式为人才“补钙”“充电”,激活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持续加大人才经费投入,优化旅建集团招才引才平台建设,筹建人才公寓和湄洲岛台湾文创人才创业中心,让各类人才在加快“一区三岛”建设中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真正在湄洲岛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建设局:建设工程综合监督执法模式改革试点进入实施阶段
沈阳民警获点赞:英文好!素质高!
行人过马路为何“忘”了它们
旺苍县精准发力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省住建厅调研组肯定宜昌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湄洲岛积极打造智力引擎推进“一区三岛”建设
宁波姑娘花9800元相亲4人后坚决要退款!婚介机构也委屈
我市居民社保卡实现“三险合一”功能
十八小时,渝杭两地生命接力 手术顺利,患儿重燃生的希望
唐山市图书馆盲人智能听书机竞争性谈判公告
我市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萎缩
奉贤区财政局召开作风建设落实年暨“双过半”冲刺会议
顺庆:司法行政巾帼齐聚一堂 共谋司法行政新发展
东楚晚报希望之星精英小记者体验职业乐趣
新区再现地产巨著龙光·玖龙湾新品发布会即将启幕江山美宅全城登记中
阳江市海防打私办关于“0203”案的协助调查处理公告
怀化民警进校园为学生送“平安”
我市召开全市多党合作事业情况新闻通报会
市财政拨付1亿元阜城教育三年提升计划专项资金
应城白蚁防治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