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趁着天晴,雨湖区姜畲镇易建河村的李富湘忙碌着组织人员翻修承包的水库和鱼塘,指望来年水库和鱼塘能给他和另外5名贫困户带来好收成。
和村上许多年轻人一样,李富湘也曾南下打工,2012年因父亲患病回乡,在附近打点临工赚点生活费。那一年,父亲病逝,家里背上了几万元债务,他也被认定为村上的贫困户。“那时候为了还债,除了打临工,我还流转了8亩水田,一年的收益也就2万余元。”李富湘回忆。
2016年,雨湖区扶贫办工作人员上门走访调研。在了解了李富湘家的情况后,建议他发展莲藕种植,并为其牵线搭桥,帮助他向银行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有了启动资金,李富湘成立了莲藕专业合作社,不仅流转15亩水田种上了莲藕,还申请了贴息贷款5万元,在水下套养了龙虾、泥鳅等。这一年,他流转的水田每亩收益超过了5000元,家庭年收入近7万元。
尝到甜头后的李富湘,有了将附近的水库承包下来扩大种养殖规模的想法,但仅靠他个人的小额信贷和贴息贷款资金是不够的。与此同时,附近有几户贫困户正为小额贷款怎么发挥作用发愁。得知情况后,李富湘和这5名贫困户一拍即合。2017年下半年,李富湘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吸收了其他5名贫困户的小额贷款资金10万元,将种养殖规模扩大至60余亩。对于新一年的收成,李富湘信心满满地预计至少实现翻一番。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像李富湘这样有劳动能力和新思维的贫困户,逐渐显现出经济带动者的实力。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小额信贷资金的帮扶支撑,可以说是贫困户形成“造血”功能的一大助力。
雨湖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农村贫困户中仍有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他们脱贫路上最缺的就是资金和思路。
走在前面的贫困户,通过银行提供的小额信贷发展产业,解决了无启动资金的问题。在脱贫路上,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地发展,一步一步地试验。缺乏思路的贫困户,将申请的小额信贷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共同发展种养殖业,有的贫困户还参与劳务,既当老板又打工,从而实现脱贫。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雨湖区共有1182名贫困户参加了小额信贷入股分红,年均收入增加千元以上。雨湖区3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受益,增加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简化了贷款手续,还将贫困户与产业发展紧紧地绑在一起,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王东深入桂阳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导工作
全面服务济宁新旧动能转换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 发布十大举措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尧:我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淮南中院启动“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
抚政发〔2018〕13号 抚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
小额信贷为精准扶贫“造血”
推进中职学校智育德育有机结合
小区环境旧貌换新颜
市供水总公司干群端午小长假期间坚守岗位确保全市安全优质供水
【2018春运·温暖回家路】“爱心专列”送务工人员回家团圆
文学教育再追问 记录最美中国当代文学
夏季当心蛇出没!市人民医院5月接诊蛇伤19例
孩子,用我的爱点亮你的心灯
军马河“代理妈妈”资金发放 爱心人士情系贫困儿童助力乡镇教育发展
上海站建站30周年 今年上海铁路旅客发送量达“亿级”
今天最高5℃ 家里阳台冻货该收拾了春风入骨轻减衣 周二周三有雨夹雪
市农委加强畜禽屠宰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来自阿尔巴尼亚的Elsa Myftaray:国际青年可以为世界做出很多贡献
营口文化艺术中心与聚橙剧院签署合作协议
市中区首批"就业扶贫车间"在土主纺织园区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