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琨
在高平市寺庄镇伞盖村有这样一位剪纸艺人,放弃了在省城当厨师长的大好前途,开始了自己的剪纸艺术生涯。16年来,他用一张红纸、一把剪刀,追逐着心中的“剪纸梦”,不仅创作了惟妙惟肖的5.8米长幅《八仙》,还以寺庄镇评选出的梨树王为原形创作了《梨树王》剪纸作品百余幅。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他在自家的小院连续10年举办剪纸作品展。他就是韩兴国,一个在剪纸道路执著追求的民间艺人。
辞去厨师长的职务,开启剪纸艺术生涯
韩兴国今年55岁,1985年高中毕业后,一边务农一边随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父亲学厨艺,心灵手巧的他在父亲的指导和教诲下,很快掌握了“高平十大碗”的手艺,而且做出来的水席有滋有味,喜坏了一辈子辛勤操劳的老父亲。2000年,他只身一人到省城太原三晋国际饭店深造,厨艺突飞猛进,尤其是“剪刀面”很拿手。一个手艺出众的厨师如何改行干起了剪纸?韩兴国坦言,这得益于母亲的影响。
韩兴国的母亲有一手剪纸的好手艺,自幼爱好绘画的他受母亲的熏陶,耳濡目染中剪纸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为此,他开始尝试着剪出了一幅幅简单的作品,虽然不是太好,但母亲还是给了他很大的鼓励。那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即便工作再忙,韩兴国始终没有放弃对剪纸艺术的追求,劳作之余他不忘学练剪纸,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剪纸技术不断提高。
2002年腊月十六是一个令他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傍晚风雪交加,当时身为三晋国际饭店厨师长的韩兴国在饭店门口偶遇了平遥剪纸协会会长邵有物,正是这次不期而遇,改变了韩兴国的人生轨迹。那天夜晚,他们谈得很投机,从做人到剪纸有说不完的话,共同的爱好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在邵有物的极力举荐下,韩兴国果断地做了一件同事及亲朋好友意想不到的事情,他辞去了厨师长的职务,毅然跟随邵有物奔赴平遥,开启了他的剪纸艺术生涯。
来到平遥古城后,这座传统剪纸技艺氛围浓郁的城市为韩兴国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在老师——剪纸名家邵有物、贺金钟,和同行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他的剪纸技艺突飞猛进。从2003年春开始,他利用97天的时间完成了2983幅毛主席肖像剪纸作品。韩兴国说,“2”代表两万五千里长征、“9”代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83”代表了毛主席的年龄,这些作品得到了平遥剪纸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大胆创新,5.8米长幅《八仙过海》惟妙惟肖
2015年10月,韩兴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这些年,韩兴国创作的作品有近千幅,种类繁多,包括蝴蝶、梅兰竹菊、丹顶鹤等,其中最多的是人物类剪纸,这些作品细腻明快,线条流敞,灵动隽秀,别具特色。
高平市是炎帝故里、黄梨之乡,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在伞盖村有一个关于铁拐李的传说,铁拐李原是行医之仙人,一根拐杖,一个药葫芦,云游四方。铁拐李医术高明,擅长医治疑难杂症,可谓妙手回春,为世人称奇。一天,他来到伯方皇脑山看望张果老,在张果老的茅屋里,二人开怀畅饮。趁着酒兴,铁拐李想到别的地方去走一走。于是,他走出了茅屋,迈开大步,一步就跨到了伞盖村,落脚处正是山上的一块巨石。巨石腰部的洞,正是他的拐杖戳了一下留下来的。当地民谣“铁仙铁拐,一步走到伞盖”一直流传至今。这些美好的传说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韩兴国的剪纸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构思素材。
近年来,韩兴国在收集前人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八仙性格特征,利用一个月时间精雕细刻,大胆创作完成了“八仙游高平,观梨乡,看伞盖景色”的剪纸作品——5.8米长幅《八仙》、以寺庄镇评选出的梨树王为原形的《梨树王》剪纸作品百余幅。八仙过海的故事妇孺皆知,但如果真正动手剪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八仙图案网上可查,而八仙的形态特征和性格秉性用方寸纸张剪出来可就有些难度。在剪《八仙游高平》期间,为了活灵活现完美地再现人物形象,把八仙在羊头山一带活动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完美,韩兴国邀请山东省蓬莱县八仙研究院的同志们专程前来指导,从人物神情体貌到穿着步履,从下剪到收官一丝不苟。在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八仙游高平》从2017年正月初六开始到二月初六完工,一幅完整的八仙彩图惟妙惟肖,就连专家看了也不住地连连点头。
此外,还有铁拐先生看鸠山暮雨、汉钟离观精卫填海、吕洞宾戏白牡丹、张果老打着雨伞倒骑驴、蓝采和赏伞盖梨花盛开……韩兴国将细腻的剪技辅之以幽默的语言,把高平的历史传说和现代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他剪纸艺术深厚功底的同时,也向人们宣传了自己的家乡。他通过一双巧手以剪纸的形式寄托“妙剪生花”的梦想,表达了他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用剪纸作品大力宣传炎帝故里高平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蕴涵。
弘扬传统文化,连续10年举办剪纸作品展
16年来,韩兴国潜心钻研和创新,不断拓展新思路,依靠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别样的想象力,游刃于剪纸艺术空间,创作的作品蕴意深远、形象生动,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
2003年9月9日,剪纸作品《毛主席在安源》在山西举办的全国民间剪纸剪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06年7月17日,《毛主席在庐山》等17组剪纸作品装裱成的10米长匹在山东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通过不断参赛交流,与国内剪纸高手探讨,博采众长,韩兴国的剪纸文化和剪纸风格进一步凸显,促使他的剪纸技艺更加成熟,在省内外剪纸界小有名气。
去年4月,第二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期间,也是韩兴国最忙的时候,他的剪纸作品《八仙游高平》《梨树王》在寺庄镇赵庄村露天展出,轻快剪法,清新自然,十分悦目,剪出了生活的趣味、生活的美韵,如春风拂面,令人赏心,不仅展示了高平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精湛的剪技让四方游人啧啧称赞,成为黄梨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冯国珍是一位从河南许昌慕名而来的游客,她在观看了韩兴国的剪纸作品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我是听娘家人说寺庄镇要举办非物质文化作品展,就迫不及待地和老公、孩子赶来看的,没想到如此精彩,看了八仙游高平的剪纸,感到老家伞盖出了这样的人才,是高平的骄傲。这不,我还专门用手机拍了照片、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高平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希望他能剪出更精彩的作品,为伞盖、为高平、为山西争光!”
值得一提的是,韩兴国还连续10年在自家小院举办作品展。韩兴国说,自从2003年参赛获奖后,更加激发了自己坚持传承剪纸手工技艺的热情,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自己的作品,于是萌生了自己办作品展的念头。2008年,经过简单的准备,韩兴国的作品展在自家小院成功开展,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剪纸艺人和周边村民们前来参观,大家纷纷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手机拍照留念。
去年是韩兴国举办个人剪纸和典藏作品展的第十个年头,韩兴国说,在他心里,用剪纸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爱好,是一种生活的装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愿意用自己手中的剪刀,讴歌时代主旋律,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带动身边的剪纸爱好者一起铸就更美的剪纸画卷,是韩兴国的最大心愿。
上班途中专偷未锁车,栽了!一男子两年偷了20多万元物品
王菲会见南亚三国客人
最美鲁青瓷 献给最美爱情
宁德市医调委建立专家库 为医疗纠纷案提供咨询
菜坝镇召开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项目验收工作会
【封面人物】韩兴国:从厨师长到剪纸艺人
按照订单种紫苏,一亩地多收200元
亲子厕所亮相洪山街头
华桥乡大禾山村:新建大桥助力农民生产
保店镇:积极部署三夏生产
南湖区出台全省首部“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规则
等你来!临沂"身边好人"线索推荐大赛启动
“最低价中标”时代结束,市场呼吁理性招标
禹会区城管执法局:城管队员齐上阵 铲雪除冰保畅通
陈荣在奉新县开展环保督察
曾祥军在挂点扶贫村宣讲十九大精神
麻阳:专场招聘会助力残疾人就业
苏州市供销社所属的甪直产业园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各有特色开学礼
评论:培好政治生态的“乐山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