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供办〔2018〕189号
福州市供销社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供销社,直属单位:
现将《福州市供销社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福州市供销社
2018年8月15日
福州市供销社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榕委发〔2018〕1号)和《福建省供销社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闽供联〔2018〕64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供销社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结合我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社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提升为农业服务能力为根本,以构建更加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为重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供销社加快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不断开创供销社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有福之州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销售总额增长47%以上,利润总额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增长100%以上,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15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5个,改造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100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
到2020年,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成规模化、综合性、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社分类改造取得明显成效,职能和作用基本恢复,综合服务社功能更全;三是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发展,培育出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成效突出;五是社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社有企业,初步形成“五大经营业务板块”,企业为农服务能力、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到2035年,市供销社系统建成更加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便捷高效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产业融合新体系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生态服务体系,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到2050年,市供销社系统全面建成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伟大实践的重要力量。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
(一)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创新优化服务供给。要牢牢把握机遇,面向农业生产、农村流通、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努力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创新优化服务供给,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中发挥积极作用。面向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多元化为农服务主体,组建专业性农业服务公司,积极承接有关政府购买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满足农民生产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强新型庄稼医院规范化建设,引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创新农资经营服务,推动农资企业由农资经销商向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顺应生态农业发展,加强商品有机肥、低残留农药、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小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社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小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加快培育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现代信息和冷链物流技术为支撑,不断完善市场的交易服务功能,提升供销社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结合各县(市)区农产品特色和产业优势,加大农批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力度,探索实施农贸市场“农+超”改造提升工程,在产地建设农产品收储设施,发展冷链物流,形成布局合理、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
3.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流通方式,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形成网上交易、储藏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运营,全力打造“网上供销社”,解决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一是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商市场主体。嫁接优势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总社“供销e家”和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网售农副产品的质量作为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打造电商品牌,做好电商示范带动。二是大力推进县域电商运营中心和基层电商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推进供销社基层经营网点信息化改造,形成电商运营服务网络。三是加快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着力在畅通物流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建立以多仓为据点,通过信息和运输贯通的云仓物流网络,大幅提升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四是充分发挥电商精准扶贫作用。利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渠道优势,整合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帮助贫困区域快速打开销售上行通道,推动扶贫举措落到实处。
4.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充分利用和盘活供销社在乡村的厂房、仓库、场所等土地资源和社有资产,探索发展经营服务综合体,积极拓展信息咨询、电商物流、土地托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技术培训、生态养生、公共停车、乡村旅游等多样化服务,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文化兴盛中发挥更大作用。持续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服务功能全、群众评价好的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5.推动再生资源经营体系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社《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巩固完善城乡回收利用网络,规范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回收点、分拣中心、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逐步推动系统再生资源企业从“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绿色化、循环化、专业化发展。二是大力提倡循环经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规模化养殖场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三是鼓励开展农田残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资再生利用,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二)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密切农民利益联结。基层组织是供销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把工作重心放到分类改造提升、拓展经营服务、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发展质量和为农服务水平上来,加快建设更加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
6.有效提升基层社发展质量。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总结推广基层社建设好的经验做法,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项目、有成效”的“五有”标准,持续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经济上和服务上的联结。以基层供销社为主体,依托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让农民合作“实”起来、利益联结“紧”起来。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等入社参选,激发基层社的发展活力。健全基层社内部治理机制,落实基层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着力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为目标,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业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积极领办一批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成立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切实为成员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探索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扩大供销社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基础,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推进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发展。积极探索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财务代账、档案管理、政务代办、涉农项目、农村金融等服务。
8.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聚焦激活生产、生活要素,积极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通过整合供销社的流通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优势、农村合作金融的资金优势,打造集生产、供销、信用等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为农服务平台,形成“基层社+农民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服务”的格局。按照合作制理念,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大服务功能的实质性融合,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产业经营服务、拓展资本经营服务、承接政府委托服务,使参与各方共同受益,实现服务资源功能化、服务功能体系化。
9.深入开展“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主动加强与村“两委”合作,在促进乡村善治中发挥更大作用。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等,从共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生产生活服务平台、共上发展项目、共抓精准脱贫、共育干部队伍着手,与村级党组织一道打造为农服务新载体。坚持用市场的办法,探索以合作经济形式推进强村富民新路,推动在农村形成共建共享共赢机制,通过村集体、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生产经营服务,使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资源、发展优势、发展活力,实现村集体、农民“双增收”和基层社可持续发展。
(三)发挥社有企业作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社有企业是供销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是供销社开展联合合作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社有企业优势,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新模式,构建供销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
10.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要通过立足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构建适度规模经营、顺应现代流通需要的市场经营体系,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为产业振兴培育强而有力的市场参与主体。一是要再造企业现代化经营理念,在社有企业中树立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管理和风控管理等理念。要通过设立社有资产投资公司,成立供销集团,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现代化;二是要结合实际,围绕主业主责,再造企业部门职能。通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流程,在企业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上下功夫,打造符合市场竞争需求,效能高、机制活的现代化企业;三是实行项目工作法,有效引导社有企业回归传统优势经营产业,探索开展新型业务,紧紧抓住发展项目谋划生成这一核心,再造企业业务职能。
1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在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地,依托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和质量。实施一批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在农产品产地建设改造具有贮藏、保鲜、烘干、包装等功能的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帮助农民就近实现增收致富。
12.立足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利用各地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竹木七大特色产业,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品牌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推进农业与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业模式,探索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供销社要高度重视,把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积极与当地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相衔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与发改、财政、商务、农业等部门和农发行、农行、邮储等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国家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项目、资金和信贷支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级供销社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升领导干部亲力亲为抓改革、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的能力,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指导和推进工作。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社事业的队伍。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培育、引进、嫁接人才的力度,形成与供销事业快速发展相匹配的企业家队伍。
(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项目生成策划。围绕经营服务网络、农业综合开发产业融合项目、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龙头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策划生成项目,形成项目库,加强项目库建设和动态管理。二是抓好项目组织实施。项目一经立项,就要抓紧实施、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促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推进建设一批农村流通现代化的投资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三是抓好项目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项目申报评审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及省、市供销社项目跟踪督查制度,按照项目“分级管理、上下联动、横向协调、分工负责”原则,从项目立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规划落实。
(五)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于各地在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及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创新模式,市社将认真总结,抓好业务指导,通过现场会、交流会、调研学习等形式,加强宣传和推广,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福州市供销社办公室 2018年8月15日印发
南山区南头街道马家龙工业园区党员徒步丈量美丽海滨栈道
南宁一粉店有馊味顾客提醒 食药监一来老板马上道歉
我市初步建成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
直属公立医院招聘笔试合格线公布
省质监局质量提升工作组对长治市质量提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福州市供销社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全国政协委员郑军:用法治思维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度近视却查获很多限行车辆 网红协警老黄站完最后一班岗
雨一直下…深圳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
新时代优秀园丁 用榜样力量浇灌未来
最美鲁青瓷 献给最美爱情
宁德市医调委建立专家库 为医疗纠纷案提供咨询
菜坝镇召开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项目验收工作会
【封面人物】韩兴国:从厨师长到剪纸艺人
按照订单种紫苏,一亩地多收200元
亲子厕所亮相洪山街头
华桥乡大禾山村:新建大桥助力农民生产
保店镇:积极部署三夏生产
丰南区农机深松工作圆满完成
沿街屏幕倡导文明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