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的见证!77岁老人为老伴写44本"病历日记"

泰安新闻网记者 刘小敏
“医嘱综合、服药清单,历次透析登记薄,历年各项检查数据表”一张张a4纸组成的“病历”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自2009年以来76岁的方淑翠老人所有的检查项目数据、病情介绍、服药清单以及住院期间每天的微小变化。9年间,方淑翠的老伴杨洪年老人用44本家庭日记和他自己也不记得写了多少本的“病历”诠释着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爱。
结婚3年没见面,200余封“情书”倾思念
“老伴不易,我得对得起她。”这是杨洪年挂在嘴边的话。今年77岁的杨洪年,是一名转业军人。1962年经家人介绍与妻子方淑翠领证结婚,而在领证的当天两人就分开,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这一分别就是三年,三年间他们没有见过一面。作为所在部队宣传员的杨洪年,将自己对新婚妻子所有的思念都倾注在了一封封的家书上。
一周至少一封,每次杨洪年都是写满好几页纸将信封撑得满满的,最少的一次也足足写了三页纸。3年间200余封家书记录了两人从陌生到心心相映的过程。“之前我们在一个厂上班,知道有对方这么个人,但从来没讲过话,领证当天就分开了。我整整写了3年的情书才和她举行了婚礼,真是不容易呀。”杨洪年笑着说。
1965年两人举行婚礼,1966年第一个孩子出生;1968年方淑翠前往新疆随军;1979年杨洪年转业,一家人回到泰安生活。“老伴生病前,我除了上班什么事情都没操心过。她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很辛苦,但是她却从来不让我管。”杨洪年说,“我母亲在她过门前就去世了,我父亲她伺候到90岁,非常孝顺,三个孩子教育得也非常好,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戴老花镜,使用10倍放大镜书写“亲情病历”
“这袋药还有两指,我看着那,你睡会吧。”7日,记者在中心医院见到了正在陪床的杨洪年。只见杨洪年站立在床边,身体侧向一旁,手托着眼镜努力地让自己看清透明药液的位置,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另一袋药品。
杨洪年曾在南疆兵团落荒戍边,魁梧的身材已显老态,但做事严谨认真,干净麻利的作风不减当年。杨洪年写一手好字,说起老伴方淑翠的病史、用药更是张口就来。
“之前家里条件不好,还得养三个孩子,生活比较艰苦,2002年她就患了脑血栓,2007年开始到现在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现在她患有冠心病、心梗、心衰、高血压、糖尿病、甲减、胆结石等14种疾病。病情比较复杂,服药种类也繁多,每次到医院看病大夫问诊都得说半天。”杨洪年向记者说。
14种疾病的病情、慢性大病医疗号码、所有的服药明细由于上了年纪,记忆力变差,怕忘记或搞错老伴需要服用的药物,杨洪年自2009年开始每天在老伴休息后,将当天所有的检查单和所吃药品都一一记录下来。“服药时间、药品名称、别名、颜色、功效,服用量”这是杨洪年为老伴方淑翠制作的每日服药清单上的内容。记者在方淑翠当日服用的药物清单上看到,当日共需要服用16种药物,分7个时间段服用,最多的一次需要服用11种药。
为了配合医院的用药,杨洪年将药片的特点形状都在纸上画得清清楚楚,做到方淑翠所吃的药物单凭外形就能知道名字、功效。“由于病情复杂,服用药物较多,有时药物会产生相克作用,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她的情况做透析之前千万不能吃降压药等等。”杨洪年说,“每次医生分药后,我就都放在桌子上,按照形状和颜色进行分辨,没见过的新药我就去请教医生,回来赶紧记下来。”
像每日服药清单这样记录方淑翠服药和病情的“亲情病历”,杨洪年已经不记得记录了多少本。每次检查单的数据、住院具体情况甚至每次透析时方淑翠的体重、血压、哪位护士操作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我还写了44本家庭日记,记录老伴每天的状况和家里发生的事情。”杨洪年说,“她没生病前我从来没管过这些,她生病了我才知道这个家有这么多的事情一直靠她自己撑着,她真的非常不容易,她照顾了大半辈子,现在我必须照顾好她。”
方淑翠住院期间,为了能让儿女们安心工作,杨洪年主动承担起了白天照顾方淑翠的工作,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达医院,晚上7点在孩子来接班后回家,将白天在医院剩余的饭菜拿回家热热解决晚饭后,杨洪年就着手开始记录。“我眼睛不好使,你看这些字很小是不是,这都是我戴着老花镜再拿着10倍放大镜这样写出来。”杨洪年一边翻着本子一边对记者说。
老人事迹感动主治医生写文赞美
“当杨洪年老人背着老伴方淑翠所有病历资料,推着方淑翠一次一次出现在透析室时,我总能感到钢铁柔情细嗅蔷薇。当杨洪年为了老伴复杂的疾病一次一次不顾年迈奔走在各个科室之间,我看到了兑现责任的背影最可爱。当杨洪年不断自言自语老伴不易,有生之年我得照顾好她,对她负责,对孩子们负责,当他拿出所有资料时,我再也镇定不了了,即是爱与责任的见证,也是赏心悦目的书法,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杨洪年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认真书写的身影就是生有涯爱无涯!润湿了我的双眼。”在了解到杨洪年的事迹后中心医院肾病一科副主任医师王丽雅发表了这样一段文字。
“杨洪年老人对我们所有治疗方案诊断结果时都抱着学习讨教的态度,随时求问,明白即走,同一问题从来不问第二遍。老人常和我们说,知道你们大夫忙不能耽误你们太多时间。他的做法总能让我感觉到温暖,在我看在这就是最好的医患关系,他们彼此付出,相爱相守也让我看到世上最美的爱情。”王丽雅说。

略阳“社区脱贫工厂”让妇女迈出创业第一步
中国科学院与重庆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
西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西宁市林业管理条例》的决定
长春患癌老人坚持健身13年 练出健康成年轻人偶像
龙华区积极防御今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
爱与责任的见证!77岁老人为老伴写44本"病历日记"
宁德市财政局第一督导组赴福鼎市、东侨开发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
李乐成出席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
东星社区|小红帽们齐上阵 共同维护家园卫生(图)
打造宜居宜业村居环境
迁西项目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提速
两贼驾驶伪装“通信抢修”车专偷通信电缆
南瓜的最好的做法,超出你的想象!
两年睡遍300家酒店 酒店试睡员:赚的是辛苦钱
工科老师兴趣化教学:学生听我的课就是我的成功
城区幼儿园大班孩子过半患龋齿 饮食精细化清洁不到位都有影响
牛!自制栽药机 一台能顶300人
津南区完善服务招法落实“双万双服”要求
第七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苏举行
我市组团参加中国(河南)投洽会 共促成合作项目15个 总投资额4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