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拥堵收费鼓励绿色出行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建设保护


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部分地区已超过70%。有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能耗将增加18%,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也呈明显增加趋势。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17年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总结交流会,“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建设和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正式出炉。
报告指出,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交通体系的压力明显加大,居民出行需求增加、产业发展,带来运输活动频繁以及交通疏导能力不足,都造成流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此外,城区高架道路和轨道交通也成为周边居民投诉的噪声和震动污染源之一,而这类大型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就很难调整。虽然噪声屏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仍有一些居民受到影响,往往只能选择忍受或搬迁。
报告指出,上海多年来重视城市“多中心”和职住融合的混合功能区建设,较大程度上减轻了交通拥堵和长距离出行问题;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实行绿色牌照和财政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发展速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代表建议,在确保生态空间只增不减或持续增加的基础上,倡导建设更多的“紧凑型城市”,将相关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制度文件,用严格的制度来制止“摊大饼”“空城”“鬼城”和不必要的“大拆大建”,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调研报告指出,为缓解交通拥堵带来的能源消耗及空气、噪声污染,建议借鉴英国伦敦等地的拥堵费政策,在我国部分城市试点实施。拥堵费按实际进入某些特定区域或道路(如中心城区、特定拥堵区域、市区高架道路等)的时段和时间长度,结合车辆类型进行收费。代表认为,这一收费模式比车牌摇号或拍卖更有利于鼓励少开车或少进拥堵区,比按区域、车牌或日期强制限行更加合理、便民,且近年我国的ETC不停车收费、自动拍照识别等技术已飞速发展、日趋成熟,已不存在新建收费站、停车收费繁琐等问题。试点实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可探索制定收费方案,通过试点进行完善,并逐步替代现有的牌照控制和限行政策。
绿色出行无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代表建议,城镇化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及换乘设施,加强无缝衔接,提升换乘体验。城市道路规划应适宜慢行交通(包括步行、非机动车、轮滑、滑板等),街道应便于行人穿越,慢行交通路线应尽量连通和便捷;交通管理设计应提升和保障慢行交通的优先权。

东莞探索为困难群众购买商业保险
凌云实地调研教育项目建设工作
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实践基地揭牌
@深圳人 你睡前都了干啥?近四成人睡前玩手机超50分钟
中秋假期低温多雨
探索拥堵收费鼓励绿色出行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建设保护
[生活] 10月1日后去超市买东西,一定要看清这个标识
峨眉山市:卞茜看望慰问文化界人士 送去新春的美好祝福
海南洲际油气境外发行5亿美元债券 解决"短融长投"难题
海盐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位列全市第一
惠州市车田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传递情暖中秋”活动
衣服有质量问题 调换却遭到拒绝
美丽乡村花湾游
新店镇多举措“紧密结合” 狠抓脱贫攻坚
沁源县召开传达贯彻市“两会”精神会议
关于提单中法律适用条款的两点思考
88支慈善球队资助88个贫困生圆梦
江阳区:重拳整治“升学宴” 整顿作风树立新风尚
凤阳全面启动春季学生资助工作
奋斗成就未来——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