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50多岁的徐海程站在地里,看着一粒粒绿豆快速“流”进收割机上的储藏仓内,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收获时节的田地里,伴随着收割机的马达声,一阵阵绿豆的香味随风飘散。“瞧着今年的收成,每亩收个二三百斤(绿豆)不成问题。”徐海程是卧龙区青华镇杨官寺村人,他创办的富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试种了135亩绿豆。因为和市农科院签有协议,合作社的绿豆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人工播种或收割,都得半个月,机械化省钱又省力。”徐海程说,无论是种子、播期,还是播种和收获选用的机械,都由市农科院专家手把手指导。
我市曾经是重要的绿豆产区,种植面积一度达到全省的1/2。但由于人力成本上升、难以进行机械化生产等原因,绿豆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负责人朱旭认为,绿豆作为重要的秋粮作物,要保证种植面积,绿豆机械化生产亟待解决。
2008年底,市农科院开始承担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试验,探索绿豆的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绿豆种植方式下不利于机收的环节加以改进。
市农科院累计引进全国各地绿豆优良品种56个,从中筛选出“中绿5号”、“苏绿2号”等株型直立、结荚集中、抗旱耐脊、适宜机械化操作、适合南阳气候特点的绿豆品种,在各县市示范种植。徐海程的135亩绿豆就是农科院的示范田。
由于绿豆不像玉米、小麦、水稻那样能够大面积种植,农机厂商不太感兴趣,朱旭团队就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对玉米精播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进行改造,合力研制绿豆播种机和收获机。
“今天展示的机械分两种收获方式,联合收割和分段收割。”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夏先飞博士介绍,联合收割机是在仿照小麦收割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每小时能收5亩绿豆,而且收割脱粒一体化。分段收割机则是先用机械割倒植株,晾晒一段时间,再通过机械捡拾脱粒。“两种作业方式可适应不同的地块,保证了绿豆收获高效、低损和低含杂率。”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负责人肯定了这套绿豆生产技术,认为全程机械化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良种良法与机械配套应用可有效促进绿豆增产、农民增收。
完美接力 “骑向未来3”武汉站活动
浠水县异地用警严查交通违法行为
地铁6号线西延开始空载试运行 计划于年底开通
大熊猫国家公园形象标识征得作品566幅
邮储银行繁昌县孙村支行积极推进ETC业务
市农业局:市农科院成功完成绿豆产业体系试验 绿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成为现实
卢氏县东城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开学第一课》
中国石油日照分公司: 微信客户群助力锁客增量
网络媒体新闻作品著作权纠纷案
海山观察丨“美丽升级”助推乡村振兴
莒县:全国人大代表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聚焦水环境治理,国家自然资源部来南湖新区实地调研!
乌当区举行大数据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招商推介会
工会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双龙社区联合工会开展学雷锋活动
天然气“省道”支线向南推进 温州南部县市用能将迎新“气”机
运河局确保库区灌区安全
交行:优质服务暖人心
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坚持建管并重
市妇幼保健院开展“迎新”活动
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